| 产品规格: | 12V7AH |
| 所属行业: | 能源 电池 铅酸蓄电池 |
| 包装说明: | 齐全 |
| 产品数量: | 3421.00 |
| 价格说明: | 价格:¥188.00 元/只 起 |
打印本页 添加收藏夹 点此询价
|
|
圣能蓄电池生产厂家|价格
圣能蓄电池产品特征容量范围(C10):200Ah—3000Ah电压等级:2V;设计浮充寿命:在25℃±5℃环境下,设计浮充寿命为20年;循环寿命:在标准使用条件下, 25%DOD循环5500次;自放电率≤3%/月;充电接受能力高,节时节能;工作温度范围宽:-25℃~60℃结构特点极板:正极板采用管式极板,可有效的防止活物质的脱落,正极板骨架由多元合金压成型,其合金组织晶粒细小致密,耐腐蚀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负极板为涂膏式极板,板栅为放射状结构,提高了活物质的利用率和大电流放电能力,充电接受能力强;电解质:主材料采用德国气相二氧化硅制作,刚注入时为稀溶胶状态,能充满电池内整个极板空间,使极板各部反应均匀。其富液量设计,使电池在高温及过充电的情况下,不易出现干涸现象,其热容量大,散热性好,不会产生热失控现象。电解质在成品电池中呈凝胶状态、不流动,所以无漏液及分层现象;胶体电池解液密度极低,一般在1.24~1.26g/ml,对极板的腐蚀较轻;气相二氧化硅:采用德国进口,分散性能好,性能稳定;隔板:采用欧洲AMER-SIL公司的胶体电池专用微孔PVC-SiO2隔板,其隔板孔率大,电阻低。具有更大的电解质存储空间,与胶体电解质亲合度高,电池循环使用寿命长;胶体紧包覆极群:防止活性物质脱落;6维护及保养月度保养测量和记录电池房内环境温度,电池外壳温度和极柱温度。逐个检查电池的清洁度、端子的损伤痕迹及温度、外壳及盖的损坏或温度。测量和记录电池系统的总电压、浮充电流。季度保养重复各项月度检查。测量和记录各在线电池的浮充电压。年度保养重复季度所有保养、检查、每年检查连接部分是否有松动。 每年电池组以实际负荷进行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放出额定容量的30%~40%。三年保养每三年进行一次容量试验(10h率),使用六年后每年做一次。若该组电池实放容量低于额定容量的60%,则认为该电池组寿命终止。7使用维护注意事项。
圣能蓄电池信息
一、技术门槛要求不高,国内生产整流器的厂家较多,如艾默生、中达、动力源、中恒等公司,且与通信行业接触良好、用户较集中。
二、电池直接挂在输出母线上,系统供电可靠性更高
三、采用模块化结构,可在线扩容、维护、割接等
四、对于维护人员而言,直流电源的操作相对于UPS更简单
五、从节能角度看,与传统带工频变压器的UPS相比,整机效率能提高5%-10%,但与模块化UPS或高频UPS相比,基本相当甚至还略低。
从发展趋势看,高压直流产品也面临几个问题:
一、高压直流尚未形成明确的标准,比如电压等级,选择240V、336V或380V差异非常大,而选择不同的电压等级又面临着负载适应性、人身安全、系统节能、输出配电等诸多问题,很难两全。
二、目前在标准未形成的情况下,很多IT设备厂家普遍对高压直流处于观望态度,暂时不愿意承诺提供设备的维保等服务。这意味着一旦用户在高压直流环境下的IT设备发生故障,其售后服务以及损失赔偿上得不到**。
三、在一些高端的服务器电源中,采用了交流频率检测、辅助电源单极供电等,会出现设备虽不损坏但不能正常开机等小概率事件。还有,部分交流电机驱动类设备不支持高压直流,均需要配备UPS或逆变器等设备。
四、根据中国电信实际应用统计,可用240V直流电源的IT设备占IT总数量大于95%,不可用数量小于5%。这5%的概率虽小,还是需要用户在切换到高压直流系统之前做大量细致的设备适应性测试工作。
总之,从应用层面和应用历史看,模块化UPS要远远多于高压直流,但简单评论交流或直流供电哪种模式更好,意义不大,因为得到的结论总是片面的,但作为IT设备的基础供电设施,必须满足IT设备的供电要求,则永远是第一位的。
1.传统UPS、模块化UPS、高压直流的方案比较
我们通过一个IDC机房的实际应用案例来比较三种供电方案,例如假定负载为240个IT机柜,每个机柜需要4KVA的供电,机房整体供电总量为960KVA,为便于管理,将80个IT机柜为一个区,共分为三个区域进行供电,每区分为4列,每列放置20个机柜,供电标准按T4级的标准设计。
一、传统机3+1并机2N型供电方案
配置说明:
1.4台400KVA传统UPS组成3+1冗余并机,共8台400KVA传统式UPS整体组成2N供电,总容量可达到1200KVA。
2.每组UPS输出配置交流并机柜,交流并机柜后再有三个交流输出分配柜;每个交流输出分配柜各有4路分路输出,分别供给各交流列头柜;
高压直流2N型供电方案
配置说明:
因为高压直流系统容量较小,同时输出为悬浮供电,所以采用分区、分散式双母线供电模式。
1.每个区域使用6台240V/600A的HVDC系统,分为二组3台并联,组成2N供电模式,每个区域的供电容量为432KVA,总共需3组18台HVDC系统,总输出容量为1296KVA;
2.每3台600AHVDC系统并机输出后需接入到直流输出分配柜,每个直流输出分配柜再分为4路输出,分别供给直流列头柜;
模块机2N型供电方案
配置说明:
因为模块化UPS系统已经具备了冗余特性,所以无需并联,直接采用分区、分散式双母线供电模式。
1.每个区域使用2台400KVA模块化UPS组成2N供电方案,总共需要3组6台模块化UPS,总输出容量为1200KVA;
2.模块化UPS输出直接连接交流输出分配柜,交流输出分配柜分为4路为别供给交流列头柜;
三种方案对比
2.模块化UPS目前在用户当中存在的疑虑有那些?是如何解决的?
1)、模块之间的环流、同步存在的危害?如何解决?
传统单机UPS电源并联运行,环流和同步问题是考验并联系统安全的较重要指标,而且并联数量越多,环流和同步问题越难控制,所以传统UPS电源,并联数量越多,可靠性反而降低,这是由于单机UPS电源的电路结构所决定的,因为当二台单机UPS并联运行时,如产生环流,会造成其中一台UPS逆变电路直流母线电压升高,轻则保护退出,重则造成IGBT过压损坏或直流母线上的电解电容损坏,给系统运行安全带来的影响是毁灭性的。
而模块化UPS在设计之初,首要解决的就是多模块并联问题,我们知道交流电与直流电不同,它的电压和电流不是单向而是双向的,这就意味着交流电在并联时绝对没有环流是不可能的,但通过分析电路我们知道,环流较大的影响是造成逆变电路直流母线电压的升高,如果将所并联的UPS模块的直流母线连接在一起,相当于所有模块共用一条直流母线,就会从根本上解决环流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一点在模块机上很容易实现,而在传统单机UPS上确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对于模块化UPS,即使产生环流,也不会给系统运行带来负面影响,所体现出来的只是均流精度的差异。
2)、模块数量多了出问题的概率也就多了、维护量增加了。
模块数量增多,出问题的概率自然增加,但这里我们还是想说明几个概念:
首先,我们不能简单的把模块机和传统单机对等起来,因为衡量一个产品的故障概率,要从生产工艺的复杂性、生产流程的标准化、元器件的耐压、过流应力和余量等多方面综合考量,而模块机比传统单机在制造过程中,很容易形成标准化的生产流程,所以它的可靠性及生产成本、生产效率远远高于传统单机。
其次,模块机采用冗余并联模式工作,理论上即使模块故障,只是冗余的减少,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即降低了系统故障的概率。
最后,通信行业现阶段大量使用的-48V整理器对此问题也做出了较好的回答,因为在九十年代中期,通信行业使用的全是单机,但现在模块化整流器的广泛应用已经充分的证实了这个问题不是问题。
3)、模块化UPS存在那些不足的地方。
模块化UPS与传统单机相比,从系统的可靠性、维护性、扩展性、性能参数指标、体积重量包括成本,我们认为均具备优势,但对于模块化ups这个行业,我们有些建议和看法:
一、目前模块化UPS的价格较贵,尤其没有合资和国产化
二、设计院对矽统应用设计不太熟悉
4)、模块化UPS使用中和传统UPS有那些不同,
先控模块化UPS可实现较多四套系统并联运行,与传统UPS单机功能基本一致,但在实际使用和设计中,我们建议模块机系统不再并联,采用分区、分散供电模式,这样既保证系统的冗余性、扩展性、维护性,同时也避免环流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T4级的IDC机房和通信局站的动力中心,采用模块机双总线输出的供电方案为佳;对于T3级IDC机房,采用模块机单机运行即可。